八吉祥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印度,最初用於印度教、耆那教與佛教的儀式,如國王加冕或婚禮,象徵權威與福祉。最早的符號組合包括寶座、卍字、手印、結扣、寶瓶、水瓶、雙魚與蓋碗等。在佛教中,這些符號演變為神明對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的八種供養,代表眾生對佛的恭敬與啟蒙的祝福。據《佛教百科》(Tibetan Buddhist Encyclopedia)記載,這八種符號源自印度儀式傳統,後傳入西藏,成為藏傳佛教的核心圖騰。
「時輪金剛」(Kalachakra,梵語意為「時間之輪」,藏語為dus kyi 'khor lo)是藏傳佛教無上瑜伽部(Anuttarayoga Tantra)的本尊,其圖案常繪為複雜曼陀羅(mandala),中央為藍色四臂時輪金剛與明妃擁抱,周圍環繞眾尊、火焰圈與十音節咒(HAM KSA MALA VARA YAṃ)。門上橫掛布通常以絲綢繪製此圖案,懸掛於入口,象徵時間輪轉的護佑。這種布簾在西藏與尼泊爾寺廟門口常見,用以標誌「時輪灌頂」能量。
圖案的典故源自《時輪續》(Laghu-kālacakratantra-rāja),曼陀羅象徵宇宙三輪:外輪(世界與天文)、內輪(人體脈輪與風)、別輪(修行道與果)。中央的十音節咒(HAM KSA MALA VARA YAṃ)代表整個時輪宇宙,據《Kalachakra》(Wikipedia)所述,它預言香巴拉王國的聖戰,擊敗蠻夷(象徵無明),帶來黃金時代。門簾形式則源自西藏民間,將曼陀羅簡化為護符,懸掛門上以鎮守家宅,阻擋「時間魔」(業力輪迴)。
使用它能帶來的好處與功德
時輪金剛圖案門簾被視為強大護法工具,據《Kalachakra Car and Door Hanger Protection》(uniquefengshui.com)所述,它專門防禦負能量與意外。在藏傳中,受灌頂者持用此圖,能加速覺醒。